人生苦不足,得陇更望蜀。祖龙泛海行,刘郎祀灶术。
仙事俱茫茫,百年竟飘忽。汲汲复营营,何时满所欲。
吾慕首阳翁,清风在山谷。
拟古四十一首 其三十八。明代。薛瑄。人生苦不足,得陇更望蜀。祖龙泛海行,刘郎祀灶术。仙事俱茫茫,百年竟飘忽。汲汲复营营,何时满所欲。吾慕首阳翁,清风在山谷。
薛瑄(1389年8月20日—1464年7月19日),字德温,号敬轩。河津(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)人。明代著名思想家、理学家、文学家,河东学派的创始人,世称“薛河东”。薛瑄继曹端之后,在北方开创了“河东之学”,门徒遍及山西、河南、关陇一带,蔚为大宗。其学传至明中期,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“关中之学”,其势“几与阳明中分其感”。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,称之为“明初理学之冠”,“开明代道学之基”。高攀龙认为,有明一代,学脉有二: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,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。。其著作集有《薛文清公全集》四十六卷。...
薛瑄。薛瑄(1389年8月20日—1464年7月19日),字德温,号敬轩。河津(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)人。明代著名思想家、理学家、文学家,河东学派的创始人,世称“薛河东”。薛瑄继曹端之后,在北方开创了“河东之学”,门徒遍及山西、河南、关陇一带,蔚为大宗。其学传至明中期,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“关中之学”,其势“几与阳明中分其感”。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,称之为“明初理学之冠”,“开明代道学之基”。高攀龙认为,有明一代,学脉有二: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,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。。其著作集有《薛文清公全集》四十六卷。
次韵叔父咏竹二首 其一。宋代。苏过。江湖犹在眼,水竹角幽寻。故买比邻宅,期分数亩阴。影侵书帙乱,色映绿苔侵。肃杀秋将至,霜馀出茂林。
甲辰婺女道中过重九。宋代。曾丰。节到重阳日,身为千里人。半痴黄口子,多病白头亲。熟浸菊英嫩,轻挼茱糁匀。旋沽深巷酒,强饮不成春。
寄武川摩诃院圆明老人五首 其五。元代。耶律楚材。一扇儒风佛日明,舍生从此乐馀生。高人编简寻长味,衲子林泉称野情。见道谷绵充廪藏,喜闻流散集京城。自惭无德毗明主,千里虚名浪播声。
癸未蜀游杂诗四首 其二 寄长女陈宝。近现代。丰子恺。惟汝降生夜,新秋月正圆。和光同德性,纯洁像心田。廿载甘藜藿,长年共患难。侪辈皆似尔,不用学陶潜。
酬李寄轩。近现代。释智愚。寄傲知何所,行藏匪一轩。究心无别旨,鸣道有来源。未先通理不,声诗不在言。相期湖上寺,执手听啼猿。
倦寻芳·过废园见牡丹盛开有感。清代。过春山。絮迷蝶径,苔上莺帘,庭院愁满。寂寞春光,还到玉阑干畔。怨绿空馀清露泣,倦红欲倩东风涴。听枝头、有哀音凄楚,旧巢双燕。漫伫立、瑶台路杳,月佩云裳,已成消散。独客天涯,心共粉香零乱。且尽花前今夕酒,洛阳春色匆匆换。待重来,怕只有、断魂千片。